地产博客 > 脱苦海・梁隼 返回
浏览人次:42719    回应:16
脱苦海・梁隼
脱苦海・梁隼
点解仲有咁多人买楼?
梁隼
2014年11月26日

  第四季的新楼供应表面看来是源源不绝,长实推将军澳致南天,会德丰推The Parkside,嘉里推玖珑山,恒基推晓悦及迎涛星湾,南丰推何文田山畔,连房协都推出喜盈来衬热闹,不过众多项目合共提供的单位都是几千个,个个屋苑都超额认购,买楼对很多人来说仍然是主流投资。

  面对排山倒海的供应,淡友们自然很高兴,希望供应能够把刚性需求沟淡,笔者最近有朋友提出以下数据分析,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
  「其实我有个问题不明白,香港的人口增长,每年平均0.6%,即45000人左右,再除番平均住户数2.9, 即大概一年新增的户数是15000-16000左右,这个正是现在每年的私楼供应量,还未计算公屋、居屋及丁屋,

  公屋单位每年都有万几个,而下年开始,公屋及居屋每年都会有两万个新增单位,即是私楼及公营房屋合共每年提供四万多个单位。政府早前公布未来10年增加44万几个单位,用番平均每户住户人数2.9去计算,即足够容纳多127万人,可是现时香港人口约720万人,假设每年0.6%增加,10年后自然增加人口都不足50万人

  根据以上数据推算,所谓的刚性需求,其实从何而来?」

  就以上数据分析,未来楼市似乎存在著供过於求问题,不过细心分析一下,以上数据有少少以偏盖全。因为假定了每一个家庭都只可以拥有一个单位,可是幻想是美丽,现实却很残酷,有些单位容纳了数个家庭,有些家庭却拥有数个单位,而单位也未必用作常住或出租的,简单地说,有些单位表面上是自住用途,实际上可能用作养老鼠,不要认为笔者在胡说,笔者多年前就认识一位朋友,特意腾出一个单位来养猫,羡慕吗?

  另外政府公布的房屋未来供应量中,有六成是公营房屋,而现时仍有廿万个申请者排队等分配公屋中,还未计算未来可能增加的公屋需求,这廿多万个公屋单位,应该只是鱼生粥,刚刚好。

  至於刚性需求这东西,根本是香港没有好东西好投资,有钱唯有买楼,既可赚住又可赚价,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投资,这个简单答案,应该可以释除朋友的疑惑了。

 
 
我要回应
我的称呼
回应 / 意见
验证文字
 
会员登入
登入ID 或 网名
密码
1. 山高云低 2014-11-26 14:35:57
港人购买力强。6成没按揭。
2. 肥婆四 2014-11-26 15:39:26
咁重有国内每天150个单程证呢?自游行都要住,商务签证有些会买楼住/投资两味,单双非学童有些家长又会买来用,外来投资机构呢,上次那个欧洲股神安东尼都买楼自住,退休卖返出去赚住兼赚价,训系度赚钱。
3. 公屋富户倍增少被踢走 2014-11-26 15:43:44
4. 亮剑 2014-11-26 16:05:07

新楼卖劏房?香港人越住越细?

 

日前接受某大专学生报访问,谈到蜗居劏房问题。
记者:「新楼单位越嚟越细,百几二百尺都有,又有好多劏房、蜗居,居住环境越嚟越差?系咪好有问题?」
笔者:「未必...唔好俾表面数字呃到!」

笔者自小接受的传统观念,两房一厅是标准家居。
环境改善之后,就换三房、四房大单位。然而今天很多新盘最热卖、价钱最贵的,是开放式、一房单位,是否代表香港人越住越细?取住环境越来越差?

两房、三房...是以家庭为单位
老妈:「衰仔,仲唔返屋企?开饭啦!」
晚上七点,老爸放工回家,老妈准备好饭菜,子女陆续回来,开饭!一家四口,当孩子还小,可以两个人一间房的时候,需要两房,以旧楼的水平计算,实用约 350 尺的单位。孩子长大了,想有独立房间,就换三房,实用约 450 尺的单位。孩子成家立室才搬出去。这是我们七、八十后的成长模式。然而今天买楼的市民,家庭比例明显下降,取而代之的是单身族、小夫妇!

开放式、一房...是以个人为单位
儿子:「阿妈,我想搬出去住,过独立生活。」
看看今天上街的年青人,还会等结婚才搬出去吗?尚未毕业已经想要搬出来住了,未踏足社会已经控诉...买唔起楼!绝望!地产霸权!不公义!情愿搬出去住劏房,也不愿留在父母身边。

这是现时社会的大趋势,很简单的算式...
。以往一家四口,住 450 ...
。现在子女都搬出去,各住 150 尺套房...
占用空间 = 450 + 150 + 150 = 750
。即使计算父母搬细啲,住 250 尺一房一厅...
占用空间 = 250 + 150 + 150 = 550

不同个案有不同尺数,笔者想表达的是...
现今社会的大趋势是...年青人都想搬出来过独立生活!
子女搬出来...整个家庭占用的空间,实际上比原居大!

讲真...一个人搬出嚟住,使乜住咁大间?
居屋都话要有一人单位啦!无论租、售,迷你单位都有价有市,单位面积细,只是表面数据。楼价贵,买唔起,供应少等等都是因素,但最重要还是社会结构转变,单身、小夫妇族越来越多,每个单位平均居住人数在减少,大单位需求自然减少。

 

第一桶金

5. Peter Paker 2014-11-26 16:10:15
过去14年,我人工升左8-9倍,不明为何香港冇机会向上流?
6. Peter Paker 2014-11-26 16:15:58

而系我身边的朋友、同事,人工大多以这速度增长,报纸又唔讲厘 D cases,只系报 D 极端例子


就算在04 - 06年,我都冇$上车

7. 亮剑 2014-11-26 16:16:03

亮剑 2013-12-27 16:36:58

 

2010年时,有用家在美国以1万枚Bitcoin买两块价值约25美元(约195港元)的薄饼;事隔三年,德州4月初一名用家以竟以300Bitcoin购入一辆总值3.9万美元的保时捷Cayman S跑车,升值能力叫人吃惊。

喺今年 12 月初 Bitcoin 俾中国大妈炒到 1240 美元,即系一辆总值3.9万美元的保时捷Cayman S跑车,你用 32Bitcoin 就可买下,或如果你用1万枚Bitcoin,就可买成百万件薄饼!

 

咁从任何角度来睇,呢啲唔系泡沫系乜?

 

咁香港楼市有无泡沫?请睇睇拾多年前发生咗乜事先!

1996 年头,CCL 55.81 ,全年计CCL平圴约65.3

1997 10月, CCL去到 102.93 先爆,全年计CCL平圴约 93.05

CCL可以一炮过由 96年低位,经 22个月,升足 84.43 % 俾你睇!

就算计 96年平均,都升足 42.5 %,如此升幅,才叫井喷!才可叫泡沫!唔爆无天理!

古往今来,出得来行,迟早要还!

CCL终於要跌到去 98 10月,才喺 45.71找到初步支持!

以高位计,一年跌足 55.6 %

就算年平均计都有近 3成跌幅!

 

亮剑 2013-11-29 15:54:35

由今年2月开始,港私楼租售比例,由之前37变成73,当每个月租售加埋系万二个,咁嗰四成本来系买,依家变租嘅人,每个月咪成5千咁济??

呢十个月夹夹埋埋,几万个起码,而呢班人过完一年死约之后,就面对下述呢班「港漂」同你们抢楼租!

 

内地学生来港读书签证、输入内地人才计划、优秀人才入境计划、非本地毕业生留港/回港就业安排等,合称「港漂」,过去十年本港来了16万,这数年总获批个案,分别系:

--2009 1・92

--2010 2・19

--2011 2・65

--2012 3・16

其实「港漂」对香港人口老化问题,可起倒舒缓作用,但因为呢班人嘅涌入,对本来已经供不应求嘅楼市,带来沉重嘅负担!

要是加上最近的双非童入读幼稚园安排,几乎肯定下几年港楼需求会有增冇减。

呢班人或其家人,应该唔能够用港人身份去买楼,因为政府要人家俾成 15  BSD 喎,叫起手都唔系人人肯,那么合理推算,佢哋会去租楼住先!

醒目投资者已经陆续出手扫微型火柴盒,等第二时去租俾人,楼价升唔升我不能100%肯定,但租金唔升绝对无天理!

 

亮剑 2013-12-28 11:18:20

2013-12-28我咁写:【喺政府打出 DSD 黄牌之后,楼市租售比率发生大逆转,每月有几仟宗由买转租个案,有楼出租嘅业主,个个嘅尿袋都有人帮手叉电!

由天玺、The Austin、囍汇嗰啲中小型单位卖得热火朝天得知,投资者嘅尿袋好多已经叉到爆,游资四溅要揾地方摆!下年地产商要出货其实好简单,贴市价之余再帮投资者交 DSD

 

亮剑 2014-03-24 11:31:10我咁写

截到昨晚止,贴市价推盘的长沙湾丰滙未开卖先旺场,久违的睇楼排队人龙再现,现时累积入票约3 千张,日内有望加推,预料本周六(29日)开卖。昨午现场所见,售楼处外集结人龙,并且打晒蛇饼------

 

现在新盘开价有一个现象,就系三房有折让、两房贴市价!

而一房单位,因为之前开卖嘅新盘及货尾,镬镬一炮过清仓,因此地产商不单止冇平卖俾人,仲会开出溢价揾翻少少,以补贴大码货滞销之损失

政府之前推限尺限量地,本想增加整体楼宇供应来造数,那发展商仲唔借题发挥,先落个低价来食你政府库房头注?

再借政府呢个 3 D笨招,锁死那些 2AB类中下价供应,地产商便可提供各小业主不能承受嘅弍按安排,以及 SD回赠吸客,因此呢 D限尺限量地所起嘅楼,好大可能食埋 2 岛」!

再计埋呢个打房政策,话就话打击需求,实际上连供应都打击埋,因此政府随时输埋个尾!

呢几拾铺政府同地产商玩嘅十三张,真系好可能头弍尾到输晒,随时通派!!

现在嘅状况系:-

上车客买楼冇平到,随时同大码楼买家代找 SD

政府加埋晒整体上土地供应冇多到,楼宇库存龟速增长。

整体上平均卖地价低咗,成交狂跌印花税少埋,库房收入减咗唔少。

搅到小业主鬼揸、地代猫挖、装修及律师小露宝!

剩下有米嘅 D E类买家,可用「平价」买倒楼!!

 

8. 点解仲有咁多人买楼? 2014-11-26 16:20:17

点解仲有咁多人买楼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有时间落中环、铜锣湾 D 停车场睇下,成街都系 BMW、Audi、Benz,D 人基本今日系大把$


9. 路人 2014-11-26 16:25:56

根本就大把人有钱 ,系惊唔够长命洗之嘛

10. 冇楼收租的楼市专家,当然唔知有乜人会买楼。 2014-11-26 16:36:09
仲要连政府既画饼充饥既楼市供应都100%当真,一味同政府维稳,真系害人笔钱,三Sir根本唔使他时间驳
http://china.hket.com/article/482106
反腐杀到内地富豪避风头 群集港四季酒店

内地网站腾讯在财经栏目《棱镜》中披露,反腐风暴下,为躲避有关部门的协助调查或问话,愈来愈多内地富豪暂避香港,寄居中环的四季酒店。他们相互慰藉并传递消息,寄望找到信息灵通人士,甚至救星。

尽管美国、新加坡也可能成为富豪的选择,但在香港更方便。张大勇说,虽然自己离开内地时间不短,但公司运营未受影响,管理层每个月都会到港向自己汇报。另外不少富豪英文不好,在香港更易交际。
11. 引刀一快 2014-11-26 16:56:44
Peter  Paker兄

过去14年,我收入都升咗18倍,不过我好清楚有好多同我条件相若嘅人,收入冇乜变化,唔系佢地唔勤力,而系环境本身就系咁。更大嘅问题系,今日消费远比14年前高。
唔知14年前宾妹人工同今日嘅变化有几大呢?我相信一定不能以倍计。
14年前买唔起到今日买得起嘅人,唔系冇,但系今日比以前更买唔起楼嘅人先系主流。

12. 引刀一快 2014-11-26 18:02:24
To 7楼 亮剑兄

引刀呢类大陆“驻”,带埋老豆老母返去照顾,喺上面搵埋老婆,本来喺香港一家三口,变成得番半个引刀留港。 所以建议你嘅分析里面,加入几个因数。

1,“广漂”以及,上飘 、北漂、福漂、浙漂等等嘅数字。
2,番大陆养老、归老数字
3,移民外国数字
4,港人每年“返归”数字


13. 移民 2014-11-26 19:43:45
现在移民的人,不像80、90年代的移民了。
如非需要,会把楼宇放租,以便他日回流。
14. 引刀--快 2014-11-30 12:58:00
唔好忘记香港嘅靠背系大陆,大陆D暗病慢慢发紧岀嚟,到时系一定有好大嘅一波走低,冇走鸡。
15. 下年上半年提早加息,楼巿冇升只有跌 2014-12-15 13:08:13
市场分析美国上半年加息机会,香港一定跟加息,楼市升完了!到时有人问楼价几时止跌!
16. 医师 2014-12-15 13:40:49
大陆D暗病发岀嚟之前,人民币一定已经国际化,中国有足够能力出口晒啲暗病比外国架啦, 做法同美国差唔多。